69看书网 » 历史小说 » 民国之铁血荣耀最新章节列表 » 第四十四章 双管齐下 (2/3)

第四十四章 双管齐下 (2/3)

文/笑阎罗
民国之铁血荣耀 | 本章字数:462.12万字 | | 民国之铁血荣耀txt下载 | 民国之铁血荣耀手机阅读
亚各国相关的资料。看来资料,我产生了个想法,只是这个想法要是实施的话,大部分的工作却还得温局长的人去做。这就不是我合适开口的了。”吴佩孚的话说的很谦逊,但又不无试探之意。与军情局相关的命令,一向都是杨寰宇亲自掌握的,外人很少置喙。如果杨寰宇对他提及军情局的工作有所不快的话,他就住口不言了。

“子‘玉’,你这话可说的不对啊。军情局也是你总参谋部的下属单位,有什么想法尽可以说么。”杨寰宇自然听出了吴佩孚话里的意思,安抚着说道。作为总参谋部的下属单位,吴佩孚、叶开鑫这些总长副总长却对他们没有管理权,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还是颇为复杂的,但这绝不是杨寰宇的本意。

军事情报局从建立那天起,一直就是一个具有相当权限的**单位。涉及的也不仅仅是名称字面上叫的军事这一个方面。在各个职能单位逐步规范化之后,也就是因为情报局的名字上冠了军事两个字,才划归到总参谋部下属的。只是几乎所有人都清楚,情报局的职权不会仅限在军事情报方面,所以,都下意识的和他们保持着距离。参与机密的等级,代表着你的地位的高低。可并不是知道的机密越多越好,有些机密,知道还不如不知道。

“我觉得,在东南亚的大量的华侨应该利用起来。这些东南亚国家,大多都处于我们华夏的南海海域四周,以我们国防军海军对南海的控制力度,只要在这些国家组织起一支武装,各种补给都不是问题。而且,实在形势不妙的时候,还能把他们通过海路撤出来,在安全‘性’上也没隐患。我猜情报局肯定有相关的计划,但我觉得,与其武装那些‘激’进的**分子,不如武装我们的华侨。”吴佩孚听到杨寰宇的话里带着鼓励的意味,就把他的想法说了出来。

吴佩孚的这个在东南亚各国组织华侨武装的建议,与温‘玉’如扶持各国‘激’进人士的计划相比,本质相同,却各有利弊。组织扶持‘激’进分子的着眼点在于消耗各国的土著人口,挑起他们国内不同种族间的战斗,为华夏在占据这些地方后,实施移民政策创造条件。但吴佩孚的武装华侨的点子也有可取之处,毕竟这些华侨们大都已经是迁徙过来数代了,对当地的其它族群,当地情况,地形‘交’通等都非常清楚。更重要的,是在今后华夏占领这些地区后,管理这些地区,和当地土著的沟通等,很多方面都要借重他们。但也有不利的地方,那就是在这些华侨里,有很多人都已经通过他们的努力,融入了当地土著的生活圈子之中。这些人的华夏情节并不重,甚至很多人都不再认为自己是华夏人,而对这些人的甄别是很困难的。杨寰宇没有急着表态,他在心里默默的盘算着利弊。

“组织华侨会比支持扶持那些土著更容易一些,只是毫无疑问的。但组织起来的武装组织是华侨的话,别人要是说我们在背后支持,我们怕是很难进行辩解。其次,这会不会造成当地的华侨与土著们的对立?如果出现这种对立情况,对我们今后的占领和管理,都会带来很多的不便啊。”杨寰宇用一种探讨的语气,说出了他的顾虑。对于他支持温‘玉’如扶持当地土著中的‘激’进分子的目的,是属于可以意会不能言传的,他自然不会提及。不过,他依然做了暗示。华侨与土著的对立,不如说是今后移民的华人与土著的对立。要解决这种不便,才能在今后的占领和管理中,少一些麻烦。这才是杨寰宇要表达的。

“反抗殖民统治,打碎旧的次序,建立新次序,流血是不可避免的,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也是正常的。加入华夏联邦,就要从心底里认可华夏的文化,服从华夏的法律。做不到这两点,被历史所淘汰也是在所难免。”吴佩孚细细的品味了一番杨寰宇的话后,大义凛然的说道。

在吴佩孚的话里,他强调了要这个东南亚国家的各个民族都必须认可华夏的文化,付出华夏的法律。对那些做不到这两条的人,只能被历史淘汰。虽然这话听起来很正常,可杨寰宇却在话里闻到了浓浓的血腥味。显然,吴佩孚是听明白了杨寰宇的话中所指,也给出了他的答案。

“既然这样,我觉得我们可以双管齐下,但你和‘玉’如之间要做好沟通和配合,适当的时候,你也可以考虑动用海军陆战队。不要怕牺牲,只要能实现我们的目标,付出任何代价都是值得的。”有了吴佩孚的态度,杨寰宇终于下了决心。想想也是,历史的书写,都是由胜利者主笔的。隐恶扬善更是这些书写者们必须遵守的美德。

想到了,做出了决定,那就要尽快的贯彻执行。杨寰宇让吴佩孚不急着走,立即打电话叫来了温‘玉’如,当着吴佩孚的面,把任务向温‘玉’如做了‘交’代。要求他与国防军海军方面紧密配合,以保证相关计划的顺利实施。

不过,事后让杨寰宇哭笑不得的是,韦昌迪在东南亚各个国家里组织起来的华侨武装的成员,除了小部分是当地华侨外,大部分都是国防军海军陆战队的官兵。当地华侨起的作用就是利用他们熟悉的当地情况,为海军陆战队的官兵打掩护。这个情况是后来杨寰宇在看一份战报时发现的,在那份战报中,一支活动在印度尼西亚勒塞尔山附近的,总人数不足三百人华侨武装,与前去清剿他们的日军五百余人进行周旋,经过十七

(快捷键 ←) 上一页:第四十三章 拳头大的道理大(2/3)章节列表下一页:第四十五章 早产的慕尼黑协定(2/3)(快捷键 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