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看书网 » 历史小说 » 元朝帝国风雨最新章节列表 » 第33章 忽必烈平定叛乱广招精英 (3/4)

第33章 忽必烈平定叛乱广招精英 (3/4)

文/蒋益文
元朝帝国风雨 | 本章字数:319.15万字 | | 元朝帝国风雨txt下载 | 元朝帝国风雨手机阅读
不吃东西,犹豫不决,坚持活下来的真正原因。

谢枋得拜见宋朝原来的皇室贵族和大臣后,回到居住的旅店,仍然坚持绝食,表示抗议。留梦炎对他无可奈何,惊惶失措,派遣医生为他开药治病,还为他弄上许多好吃好喝的东西,劝他食用。谢枋得对此并不领情,感到非常愤怒,把送来东西全部甩在地上,毫不吝惜,这样过了五天,他安然去世了。一代爱国人士,让历史永远纪念。

谢枋得,生于1226年,死于1289年,南宋文学家。字君直,号叠山。信州弋阳,今属江西人。他的伯父谢徽明很富有爱国情感,对抗击元朝军队的进攻中战死,他的父亲应琇因冒犯朝廷高官被冤枉至死,谢枋得由母亲桂氏教养,自幼非常聪明,记忆超人,“每当读书的时候,一目五行,阅读一遍就终身不忘”。

宝祐四年,即1256年,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。次年通过复试考取教官,中兼经科。又应吴潜邀请,组织民兵抗击元朝军队的入侵。同年任考官,性好直言,因得罪贾似道而遭惩处,咸淳三年,1267即年,被释放回家。

德祐元年,即1275年,以江东司法厅长、江西教育厅长兼任市长。元兵侵犯宋朝国境的时候,由于战争失利,城市陷落,躲藏在建宁的唐石山中,后来又流窜到建阳,以卖卜和教书为生。

宋朝灭亡后,在福建寓居。元朝政权建立后,需要大量人才,参与国家的管理,屡次召唤他出来,到朝廷任职当官,他坚守对宋朝的忠诚,坚决推辞没有回应新王朝的邀请,福建地方首脑魏天祐,强行把谢枋得送到北方的大都,今北京,谢枋得在大都的悯忠寺,今北京法源寺,坚贞不屈,绝食而死,用自己的生命表达对宋王朝的忠诚,他的学生们称他为文节先生,永远怀念他。

元世祖忽必烈听说谢枋得为爱国的气节而死,忠勇可嘉,深受感动,感到非常惋惜,下令把送回原籍,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,进行安葬。谢枋得的儿子谢定之,就遵照皇帝的命令运送谢枋得的遗体,返回到信州老家。古话说,忠诚的大臣足以让乱世的枭雄佩服,这话一点也不假。

在元朝时期,我们要讲述一位出类拔萃,不愿做官的知名人士,他姓刘名字叫因,是保定容城的人。他为人清高,淡泊名利,在宋朝的时候,并没有担任过什么官职,后来因为蒙古人建立了国家,消灭了宋朝,就更不愿意接受异族的统治和管辖,不愿接受新的官职,隐居山野,专心致志地研究道家学说,严格遵守周、邵、程、朱等人流传下来的学说,还信奉三国时诸葛亮孔明,提出的静以修身的信条,刘因把他自己的房屋取名为静修,以表达他的隐居乡间,静以修身的志向。

真是树欲静,而风不止。正当刘因静心修炼的时候,元朝的尚书官员,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部长不忽术,竭力向朝廷举荐刘因。皇帝就下令要他进入朝廷,接受作用,俗话说小腿拗不过大腿,他不敢违抗皇帝的命令,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入了朝廷。

元世祖忽必烈就提拔刘因为右赞善大夫。他对皇帝的重用并不领情,只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敷衍了事,过了几天,就向皇帝提出报告说,他的继母已经年老,体弱多病,需要他的精心照料,向皇帝乞求回家赡养继母,就辞去官职,回到了故乡。把皇帝给予他的所有工资,全部归还,一点也没有留下。

元世祖忽必烈觉得刘因人才难得,对他念念不忘,后来刘因的继母死后,又叫他回到朝廷,任命他集贤殿的学士,刘因仍然不想在皇帝身边当官,又向皇帝报告说他由于生病,需要回家休养,辞去了官职,元世祖忽必烈知道他的真实意图,说他是不愿担任新王朝官员的大臣,同意了他回家休养的请求。

刘因回家不久以后,就在元朝时期的至元三十年去世了。刘因生于1249年,死于1293年,元代著名理学家、诗人。字梦吉,号静修。初名骃,字梦骥。雄州容城,今河北容城县人。

他自幼聪明,3岁就能识字,6岁就能作诗,10岁就能作文,文章篇篇精采动人。他年刚20岁的时候,才华出众,性格刚强,出类拔萃。由于他的家境贫寒,只得依靠教授学生,挣钱为生,他的学生中有许多人都很有成就。他用诸葛亮“静以修身”,把自己所居住的地方取名为“静修”室。

元世祖至元十九年,1282年,他无法违抗朝廷的命令,应召入进入朝廷,当上了政府高官。不久后他就借口母亲病重需要照顾,辞去了官职,回到了故乡。他的母死后,就一直居住在家里,为母亲宗守墓,没有再到朝廷当官。

至元二十八年,忽必烈再度派遣使都召刘因到大都任职当官,他以自己年事已高,体弱多病为借口予以推辞,谢绝了皇帝的任命。不久他就在家乡病死了。

皇帝向他赠送了翰林学士的封号,封赏给他容城郡公的爵位,谥号为文靖,以表示对他的嘉奖。这都是刘因死后发生的事,如果刘因在天有灵,知道这件事,根据他性情和志向,可能也是不愿意接受的。

除了刘因以外,我们还要讲述一个名人杨恭懿,他的原籍是奉元。到了至元初年的时候,和许衡同时受到皇帝的召见,但是他非常谦虚几次推辞,不想做官。元朝的皇太子真金,依照汉朝时期,朝廷聘请高明的隐士,商山四皓的做法那样,请他进入朝廷,请他为国效力,参与

(快捷键 ←) 上一页:第32章 忽必烈与乃颜色喋血沙场(3/4)章节列表下一页:第34章 元朝巨贪桑哥伏法(3/4)(快捷键 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