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看书网 » 武侠小说 » (穿书)炮灰女配要转正最新章节列表 » 第九十七章 (2/2)

第九十七章 (2/2)

文/顾柒歌
(穿书)炮灰女配要转正 | 本章字数:125.23万字 | | (穿书)炮灰女配要转正txt下载 | (穿书)炮灰女配要转正手机阅读
典文献学》,武汉,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,2003年。

张舜徽:《中国文献学》,上海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5年。

黄永年:《古文献学四讲》,厦门:鹭江出版社,2003年。

孙钦善:《中国古文献学史》,北京:中华书局,1994年。

第二讲:文献的载体

1、甲骨文献

2、简帛文献

3、石刻文献

4、抄写与雕版

导言

王国维1925年应清华大学学生会邀请,作《最近二十年中国新发现之学问》的演讲,“自汉以来,中国学问之最大发现有三,一为孔子壁藏书,二为汲冢书,三则为今之殷墟甲骨文字,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处之汉晋木简,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及唐人写本书卷,内阁大库之元明以来书籍档册”。

王国维《简牍检署考》:“书契之用自刻画始,金石也,甲骨也,竹木也,三者不知孰为先后,而竹木之用为最广,竹木之用亦未识始于何时。”

一:甲骨文文献

1、甲骨文:殷商时期刻在龟甲骨或动物骨上的文字。

2、甲骨文与商周历史考证

3、中国近百年来的甲骨学研究

文献载体

世界历史上有过多样保存记录文献的载体。

汉字起源是多元的

考古材料表明: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、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、化均发现有早期刻划符号。

汉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

思考题: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,中国方言众多,为什么中国文字却是统一的?

《荀子¤荣辱篇》:越人安越,楚人安楚,君子安雅。把语言和道德相联系,目的是什么呢?

雅言:就是古代的标准语言,相当于普通话。雅即夏也。说的是夏朝的正音。

甲骨文的辨识与发掘

思考题:殷商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古老文字,但是在它被发现、认识却在清末。什么原因使其在地下长达数千年不被人发现?

近有掊得龟甲者,文如鸟虫,又与彝器小异。按《周礼》有衅龟之典,未闻铭勒;其余见于《龟策列传》者,乃有白雉之灌,酒脯之礼,粱卵之祓,黄绢之裹,而刻画书契无传焉。假令灼龟以卜,理兆错迎,璺裂自见,则误以为文字,然非所论于二千年之旧藏也。夫骸骨入土,未有千年不坏,积岁少久,故当化为灰尘。——章炳麟:《国故论衡》卷上,浙江图书馆,1919年版。

原因

甲骨文是殷商时期祭祀占卜的记录,是商王室的高度机密,秘不示人,占卜完成后都被仔细埋藏起来,随着王都变成废墟,自然不见于文献。

《周礼》是春秋战国时期所书,只记“衅龟”未记刻辞不足为怪。事实上,甲骨文远远早于各类古籍。

科学考古发掘

早期珍贵的甲骨都被作为“药品”被吃掉。刘鹗《铁云藏龟》:有范姓客挟百余片,走京师,福山王文敏公懿荣之狂喜,以厚值留之。

随着中国考古学的发展,1928年,民国政府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支持殷墟甲骨发掘,由从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毕业的李济先生和董作宾先生主持。

系统的文字:甲骨文

由于甲骨文只发掘于安阳小屯村的一小块地域,早期学者怀疑甲骨文是仅使用于商王朝王室内部的文字,使用十分狭隘。

在陕西岐山、扶风县的周原遗址上发现甲骨文,与殷墟甲骨风格相同,共计出土西周甲骨7000余片,在可辨识的1600多字中有“王季”、“文王”、“王”等周王称谓。

甲骨文与商周历史考证

(快捷键 ←) 上一页:第九十六章(2/2)章节列表(快捷键 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