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看书网 » 历史小说 » 史事讲将最新章节列表 » 第86章洪武大帝——朱元璋 (1/2)

第86章洪武大帝——朱元璋 (1/2)

文/徐夏半生
史事讲将 | 本章字数:308.65万字 | | 史事讲将txt下载 | 史事讲将手机阅读

朱元璋,字国瑞,原名重八,后取名兴宗,濠州钟离人,明朝开国皇帝。庙号太祖,谥高皇帝,因年号洪武,也俗称朱洪武或洪武大帝。朱元璋出身平民,幼时贫穷,曾为地主放牛,入皇觉寺当过和尚, 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。先后击败了陈友谅、张士诚等其他起义军,统一南方,后北伐灭元,建立大一统的皇朝,国号“大明”。朱元璋在位期间,下令农民归耕,奖励垦荒,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,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,大力提倡种植桑、麻、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,下令解放奴婢,减免赋税,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,清查户口等等。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,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,史称“洪武之治”。同时立《大明律》,用严刑峻法管理百姓与官僚,禁止百姓自由迁徙,严厉打击官吏的贪污腐败,设立锦衣卫等特务机构,清洗权贵势力、废中书省,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,驾崩后传位于嫡长孙朱允炆。

朱元璋的祖上几代,就四处游徙(沛,句容,再徙泗州,钟离),是个没有恒产的家庭。十七岁那年,天旱、蝗灾、大饥疫。朱元璋的父、母、兄都死了,“贫不克葬”(《明史本纪》)。乡人刘继祖给一块地让他们下葬,这就成了以后的凤阳陵。接着,朱元璋“孤无所依”,去皇觉寺做僧人,僧人都得托钵求食,朱元璋出去“游食”了三年,回到皇觉寺。所以,朱元璋做过和尚,讨过饭。他后来很不愿提起这经历。

到了元朝末年,造反的有刘福通、徐寿辉、赵均用、方国珍、郭子兴,有的已经有自称为帝,那时元朝的政府极其腐败,面对这样的局面,“元将彻里不花惮不敢攻,而日俘良民以邀赏”。这样的元将,不敢去打真正的起义兵,却还要随便抓良民说是贼盗,去向上面报功。朱元璋想,天下这么乱了,该怎么办呢?他求卜,“去留皆不吉”。于是再卜,求问:“得毋当举大事乎?”这卜得“吉”了。那就去参加起义造反的队伍吧,他就去找郭子兴。郭子兴觉得这个人相貌不凡,留他做亲兵。

朱元璋表现出有领兵的才能,渐渐拥有自己的一支队伍,有徐达、汤和、费聚等骨干,朱元璋觉得好些起义领袖都不成气象,觉得与他们都“无足与共事”,于是统率了自己的一支队伍,在横涧山与元将张知院打了一仗,“收其卒二万”。这前后,十分有见识的李善长也来帮助朱元璋,从此形成了一支不平常的势力,领袖朱元璋有雄才,有勇将有谋士。这时朱元璋的根据地是滁州。朱元璋军事集团的北面有小明王,东面有张士诚干,西面有徐寿辉的,为他隔开了元朝的主力军。朱元璋利用这一地利,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力量。在打下徽州后为他向当地著名的儒生朱升咨询大计,朱升回答他九个字:“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王。”也就是:巩固后方发展经济,不干树大招风的事,伺机再谋图帝王之业,并且遵照刘基“先汉后周”之策略,着手对江南各势力进行对抗。

陈友谅攻陷鸠州,随后弑主徐寿辉、称帝建国,国号汉,与张士诚合攻应天府。朱元璋采用“围魏救赵”之策,命胡大海进攻信州,促使陈友谅班师救援,并在龙湾设伏。随后朱元璋收复鸠州、安庆等地,而离间计,致使张士诚按兵不动。陈友谅率六十万水军进攻洪都,朱元璋亲率二十万部队驰援,双方在鄱阳湖交战,史称“鄱阳湖之战”。陈友谅自恃巨舰出战,采用炮攻,朱元璋险些负伤被擒。随后,朱元璋利用东北风而改用火攻,致使陈友谅部大量受损。之后朱元璋利用鄱阳湖水位降低便于小舟活动,改为分兵水路围攻陈友谅。陈友谅中箭身亡,汉军溃败。随后朱元璋围攻武昌,并尽占湖北各地,陈友谅之子陈理举降。

朱元璋发表檄文声讨张士诚,杭州、湖州先后投降朱元璋,平江成为孤城。朱元璋以重兵包围平江,发动平江战役。在围城的同时,朱元璋派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韩林儿到应天来,但在瓜州渡江时悄悄将船底凿漏,小明王沉于江底。接着,朱元璋宣布不再以龙凤纪年,,平江战役开始时,朱元璋筑墙围城,并造有三层的木塔楼,高过城墙,以弓弩、火铳向城nèi_shè击,还设襄阳炮日夜轰击。城内一片恐慌,张士诚几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,张士诚反复无常,贪图享受,对部下也十分放纵,平江被围困的最后一天,张士诚弟弟张士信在城头督战,仍不忘享乐,坐在银椅上饮酒,左右侍奉的人递桃子给他,结果桃子还没到口,恰好一炮打来,脑袋被打得粉碎。朱元璋曾多次派人劝降,都被张士诚拒绝。张士诚死守平江,粮尽后,便以老鼠、枯草为食;箭尽了,便以屋瓦为弹。朱元璋率军攻入平江城,张士诚则展开巷战相抵抗。

最后,张士诚被俘,解往应天,朱元璋问话,他不搭理,李善长问他,他则破口谩骂,无奈,朱元璋只得命手下卫士以乱棍打死张士诚。当时张士诚47岁,东吴灭亡。朱元璋又命汤和为征南将军,讨伐割据浙东多年的方国珍,后命胡廷瑞为征南将军,何文辉为副将军,进攻福建。同年,方国珍投降。

朱元璋在南京称帝,建立了大明王朝,朱元璋开始对当年追随自己建功立业的文人、武将lùn_gōng行赏。他封6人为公爵——韩国公李善长、魏国公徐达、郑国公常茂、曹国公李文忠、宋国

(快捷键 ←) 上一章:第85章兰亭帖——饶介章节列表下一页:第12章建文纯臣——徐辉祖(1/2)(快捷键 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