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看书网 » 历史小说 » 史事讲将最新章节列表 » 第154章三朝重臣——华歆xin (1/2)

第154章三朝重臣——华歆xin (1/2)

文/徐夏半生
史事讲将 | 本章字数:308.65万字 | | 史事讲将txt下载 | 史事讲将手机阅读

华歆,字子鱼,平原高唐人,汉末魏初时名士,曹魏重臣。

华歆在县衙为做吏,他每天都是洗完脸出门,公事一毕就回家,并紧闭大门。他议事论人平和客观,从不曾诋毁伤害过他人。同郡人陶丘洪也是当时的名士,自认为比华歆更有真知灼见,当时王芬与豪杰商议欲废除灵帝另立新君,这件事记述在《三国志?武帝本纪》中。王芬曾暗地同华歆、陶丘洪商议,陶丘洪想参与期间,华歆制止说“废立皇帝这样的大事,就连伊尹、霍光都感到困难。王芬性情粗疏没有谋略,这事必定成功不了,而且会祸及宗族。您不要参与!”陶丘洪听从华歆的劝告退了出来。之后,王芬果然失败了,从此陶丘洪才服气了华歆的见识。

汉灵帝死后,辅政大臣何进调河南郑泰、颖川荀攸和华歆入京。华歆到洛阳后,被授以尚书郎之职。董卓将汉献帝迁到长安时,华歆请求出任下圭令,从蓝田翻过秦岭去了南阳。当时袁术在河南邓县,要留华歆帮他做事。华歆劝袁术发兵讨伐董卓,但袁术没有采纳,华歆决定抛弃袁术另走他乡。恰好汉献帝派太傅马日掸安抚关东,马日掸遂召华歆做部属。到徐州时,皇帝下诏任华歆为豫章太守。在太守任上,他为政清静不烦扰百姓,所以官吏百姓很感激拥戴,以至于扬州刺史刘繇死了,整个扬州民众共推华歆为刺史。华歆因为没有皇命,赴任不是人臣的合适做法加以拒绝。但民众竟在豫章太守府外守候了几个月,最终还是被他婉言劝回。孙策占领江东后,华歆知道他善于用兵,于是整理衣冠欢迎其到来。孙策知道华歆有德有才且年长于自己,故此待以上宾之礼。孙策死了,曹操在官渡上书皇帝调华歆到许昌做官。孙权不想让华歆离开,华歆对孙权说“您遵奉皇帝之命,这才能与曹公结下友谊,但这份友谊还不牢固。让我去那边为您加深,岂不更好?今天您留我是养一个无用之物,这不是好办法。”孙权听了很高兴,于是答应送他入京。

宾朋好友及昔日同事千余人赶来相送,并赠送“数百金”的巨额钱物珠宝。华歆是来者不拒,暗中却在赠金上作了标记。临行之日,他把那些全摆出来,对送行者说道“本来没有拒绝诸位馈赠之心,所以收受的礼品很多。想着我这次是孤零零地单车远行,本来是无罪之身,但怀藏壁玉就有被杀的理由,望宾朋好友为我想一个万全计策。”谁也没有保证他带着沉重的金银珍宝上路,而十分安全的计策,众人只好收回原来的赠予,并佩服他高尚的道德。

华歆到京师后,被封为议郎,兼司空军事,后升任尚书,又转升侍中,再代荀为尚书令。曹操南下荆州,奏清皇帝任命华歆为军师。曹操受九锡封为魏王,华欣任御史大夫,曹丕任魏王,拜华歆为相国,安乐乡侯。曹丕代汉称帝,因华歆主持受禅仪式时,没有喜庆之色,遂改相国为司徒。华歆历来很清廉,禄米及皇帝赏赐都振济了亲戚熟人,家中没有百斤,更没有十斗粮食的储存。朝廷每每将罚没为奴的青年女子赏赐给大臣,只有华歆不收留,而是将她们全部嫁人,曹丕为此叹息不已,并下诏书说“华司徒是国家难得的长者,其作为暗合天地之道,深得民众之心呀。今天高官们都有丰盛佳肴,只有他是简单的蔬菜佐饭,而从不计较。”故此,特别拿自己衣服赏赐华歆,并为他的妻子及家中男女做衣服。

当时,三府共同向皇帝建议“推举孝廉,原是以品德为标准,不需要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进行考试。”而华歆以为“自丧乱以来,六经就没有人再读了,当务之急是重新提倡儒家学说,推崇王道。制定官吏的选任标准,决定着国家的盛衰。今天举孝廉不进行六经考试,恐怕读书之风从此衰亡。假如有特别优秀或特别专长之人,可以作为特殊加以任用。所忧虑的是缺少这样的特殊人才,不用担心选不上来。”曹丕听从了他的意见。

曹丕登基下诏宫廷大臣,向他举荐独行特立的隐士,华歆推举了管宁,曹丕派车专门去迎接。魏明帝即位,封华歆为博平候,增采邑五百户,与之前的封赏累计为一千三百户,并改任太尉。华歆称病请求退休,愿将太尉一职让与管宁,魏明帝没有同意。在设筵大会朝臣时,派散骑常侍缪袭持诏书宣喻华歆“朕新接手这些烦杂事务,一日万机,怕是非难辨并做出错误的决断。幸好有德操的大臣们在朕左右,而您却屡屡以病推辞。量主择君,不肯做官,抛弃荣禄,不就其位者,古人的确曾有过,但周公、伊尹则不然。洁身自好为国家死节,是其他人应该做的,但我不敢让您那样。您应该克服病痛的困扰参加朝会,施惠泽于朕。已让凳子空着,站在筵席前,命文武百官同我一样,必须等待您的到来,朕才能落座。”又给缪袭特别叮咛“必须在华歆起身赴会时,你才能回来。”华歆不得已,只好赴会。

魏明帝太和年间,派遣曹真从子午道出兵伐蜀,皇帝也亲临许昌。华歆在病榻上听到消息后上书说“自兵乱以来,已经二十多年了,我魏国承奉上天之命,陛下以至高之德,正逢成王、康王的处境,应该成就一代盛世,步尧、舜、禹三王足迹。虽然今天有二贼凭险割据,如果我们坚持民本思想,使与民休养生息的仁政发扬光大,那么,敌方民众也会被感动,势必抱着小孩,背着行李前来投奔。战争是在不得已时才

(快捷键 ←) 上一章:第153章巧劝曹操——杜袭章节列表下一页:第155章左贤王——刘豹(1/2)(快捷键 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