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看书网 » 历史小说 » 史事讲将最新章节列表 » 第171章汉末战神——傅燮 (1/2)

第171章汉末战神——傅燮 (1/2)

文/徐夏半生
史事讲将 | 本章字数:308.65万字 | | 史事讲将txt下载 | 史事讲将手机阅读

傅燮,字南容,北地灵州人,东汉大臣,凉州北地郡的傅氏为西汉时傅介子、傅宽之后,身长八尺,面有威容。黄巾起义爆发,以护军司马跟随名将皇甫嵩出征,在兖州东郡苍亭大破黄巾军,位居首功,授予安定都尉,中平三年,以议郎拜汉阳太守,四年,凉州刺史耿鄙不听傅燮劝阻,举六郡士兵出征,士兵哗变,傅燮死于阵中,追谥为“壮节侯”。

傅燮少年时游学国都洛阳,后被北地太守范津举孝廉,因为范津居丧,自弃仕途为恩主守丧三年,后来傅燮出任护军司马,跟随名将皇甫嵩讨伐黄巾。行军至颍川郡时,傅燮见战事变乱,苍生涂炭,遂上奏弹劾奸党,指出“衅发萧墙,而祸延四海”,“天下之祸,不由于外,皆兴于内”,即黄巾之乱因为汉朝内部政治腐败而起,力请汉灵帝革新政制,驱除奸党,灵帝虽不采纳,却也欣赏他的胆识,亦不加罪,而宦官首领赵忠见到傅燮奏书,甚为厌恶。因此当汉军于东郡苍亭之战大胜黄巾军,斩首七千,擒黄巾渠帅卜巳、张伯、梁仲宁等,而傅燮献策破敌,位居首功,战后却不得封侯。

凉州名士韩遂等人勾结羌虏,起兵作乱,举州皆反,这场大规模凉州羌人叛乱,本是百年来汉羌战争的延续,乱军主力正是祖祖辈辈对抗东汉政府的羌胡们。因剿灭黄巾军而被誉为大汉首席名将的皇甫嵩,率军进讨凉州叛军不利,叛军长驱而入,杀到关中地区,举朝皆惊,于是司徒崔烈等高官竟于公卿百官朝会上,提出放弃凉州,汉灵帝犹疑间,傅燮挺身而出,厉言:「斩司徒,天下乃安!」让弃凉派首领崔烈心胆俱裂,一时失言,而后傅燮慷慨陈词,痛陈凉州对帝国的战略意义,汉武大帝开疆列置四郡,实为天下要冲,国家籓卫。庙堂三公欲弃万里疆土,岂不知让胡虏得居此地,士劲甲坚,必为天下大患,一言既出力挽朝局,终令昔年汉武帝霍骠骑的心血不致东流,凉州傅燮是以简在帝心,名动天下,后来三公九卿位每有出缺,傅燮必是朝野属意之人。

赵忠改变态度,让他弟弟城门校尉赵延登门拜访傅燮,曲意拉拢,表示傅燮只需以后不与众常侍敌对,万户侯轻而易举。傅燮严词以拒,傅介子之后岂是勾连中官、妄求私赏之辈!于是一众权贵齐心协力,将傅燮排挤出朝,让他去叛乱肆虐的凉州,就任汉阳郡太守,傅燮名气太大,尚未到任就有叛羌闻风而降。曾慧眼识才、举他孝廉的恩主范津正要卸任汉阳郡将,两位知己秉烛夜话,长谈数日,范津将郡中境况尽数告知,傅燮与之惜别。其后,傅燮在治下广开屯田,深恤百姓,当地叛羌怀其恩化,并来降附,傅燮列置四十余营将他们安置,汉阳郡的情况初步安定下来,岂料凉州刺史耿鄙新近上任,又是个无能庸官,大小事务唯独信用治中程球,程球其人居边塞多年,但知为己谋图私利,凉州士民皆怨。

狄道人王国率金城郡氐、羌部族起兵,声势浩大,羌虏头目韩遂也肃清同伙边章、北宫伯玉、李文侯等,拥兵至十万进围陇西郡,陇西太守李相如竟叛投羌军,耿鄙大惊,集合凉州六郡兵马讨伐王国、韩遂。傅燮听闻,遂拜会耿鄙,毫不客气指出,因为耿鄙施政不得人心,其所部只是一帮临时纠合、上下离心的乌合之众,对决叛军新锐之师凶多吉少,若要成功平叛,便该当暂息战事,操练兵马,改善吏治,教化子民,而叛军令出多门,见汉军退避一时,定然会心生骄怠,然后再设法分化离间叛军,令他们内讧恶斗,到那时王师再挥师进讨,方可一举成功。傅燮的讨贼方略,熟悉《三国演义》的朋友一定觉得耳熟,十余年后,大汉丞相曹操讨伐韩遂、马超率领的凉州叛军,便是沿袭了傅燮当年故智,才在先战不利将敌众分化瓦解,大获全胜。可惜耿鄙的能力心胸,和曹孟德相比差距何止云泥,他对傅燮这个名望风评远重于他的下属本就心存忌惮,又急于立功,因此断然拒绝了傅燮息军养德,离合群恶之策,率六郡兵马贪功冒进,妄图一举歼灭叛军。

耿鄙如此托大,也是因为除了程球外,他又新进倚重一人,此人名唤马腾,身长八尺,其父马硕曾为天水郡兰干县尉,与羌女生下此子,马腾的远祖大大有名,竟是东汉开国初年那位南定交趾的伏波将军马援,王国叛乱时,原是樵夫马腾应募从军,立功为军从事,因此耿鄙晋升他做自己的随军司马,委以军务重任,希望他能再现英雄先祖的威名。岂知大军兵进至狄道县时,马腾竟率部反水,和叛军首领韩遂结为异姓兄弟,并共推王国为叛军总首领,原来他之前就已经是叛军内应了,汉军因此大败,耿鄙、程球都死于乱军中,许多兵将索性也就此从贼,凉州局势大坏,十余万羌虏叛军趁势进围汉阳。

因为城中精锐兵将早已被耿鄙抽调,此时汉阳城中兵少粮尽,指日即破,太守傅燮固守孤城,矢志不屈。此时叛虏中数千胡人骑兵,感念傅燮昔日善待之恩,一齐下马叩首,涕泣恳请,求傅燮勿作玉石俱焚之举,并誓约愿意就此退出叛军,护送他安然返乡,对他们这样近似于临阵投敌的行为,十余万叛羌大军竟然鸦雀无声,不做任何制止,只因其王国、韩遂等人,亦不愿犯天下众怒,背负谋害贤士之名。两军对阵中,能在敌众我寡的生死绝境中,让众多敌人感动到磕头流泪的地步,只怕古今战争史上亦属

(快捷键 ←) 上一章:第170章执法之严——阳球章节列表下一页:第172章水镜先生——司马徽(1/2)(快捷键 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