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看书网 » 历史小说 » 战国大司马最新章节列表 » 第373章:正面强攻【二合一】 (3/3)

第373章:正面强攻【二合一】 (3/3)

文/贱宗首席弟子
战国大司马 | 本章字数:517.11万字 | | 战国大司马txt下载 | 战国大司马手机阅读
种。

冲车,即用来破门的攻城器械,在这世上最常见的攻城器械。

但由于太常见了,因此在当代的战争中,防守方都会提前巩固城门,或者干脆在城门内部用泥土堵死,免得城门被敌军的冲车击破,是故在蒙仲看来这只是聊胜于无的东西。

相比之下,蒙仲更加看好的,还是楼车与抛石车这两件攻城利器。

楼车,即井阑车,是步卒登墙作战的利器,不敢说比世上常用的攻城兵器云梯更为便捷,它的优势在于顶部可以立人,可以让一部分弩手立于顶部,压制敌方城墙上的弓弩手,为己方的步卒争取进攻的机会。

当年宋国攻打滕国时,正是蒙仲献上此物,使得宋军一改之前的疲软,立刻就攻下了滕城。

而此后,宋国的这种楼车,亦迅速被各国所知,但真正懂得打造这种攻城器械的,却没有多少。

但不管怎么样,相比较抛石车,楼车还是具有很高的知名度,这不,当蒙仲开口说出楼车二字后,廉颇与韩足纷纷露出了恍然且惊讶的神色。

恍然,自然是因为他们亦认为此物对攻打函谷关大有裨益,至于惊讶嘛,大概就是惊讶于蒙仲竟然懂得建造这种墨家的机关。

而相比较楼车,当蒙仲向廉颇、韩足二人介绍抛石车时,这两位将领愣是没认出来。

莫非此前从未出现过抛石车?

其实并非如此,相传在周代时,周人便已发明了古老的抛石车,当时称作“抛车”,后来的兵家书籍中,或多或少也曾记载过这种作战兵器。

是的,作战兵器!

在当时流行野外决战的古代,这种兵器是用来杀敌的,比如摧毁敌军的战车。

但为何廉颇、韩足二人却认不出呢?

原因很简单,因为那种古老的抛石车准头差、抛投间隔长,拿它来摧毁敌军那些当时高机动力的战车,可想而知会是什么情况。

由于实际作战效果很差,是故抛石车渐渐被人所遗忘,直到后来,中原的战争渐渐地加入了攻城这一环,因此像《范蠡兵法》这种书籍中,才重新又提起了这么一种似乎可以用来击毁城墙的作战兵器。

但总的来说,抛石车的知名度还是很低,毕竟当代的攻城攻城,大多还是依靠“蚁附”战术,先进点的比如秦国,依靠云梯、长梯攻破城墙,而抛石车,几乎极少极少出现在战场上。

正因为如此,当蒙仲兴致勃勃地向廉颇与韩足介绍抛石车,并肯定此物必定能让函谷关上的秦军大为震撼时,廉颇与韩足二人面面相觑,根本无法理解这玩意究竟有多大的威力。

见廉颇与韩足对抛石车缺乏信任,蒙仲也不过多解释,反正此物威力如何,到时候实战时一看就知。

说实话,若非此时面对的函谷关过于坚固,让他也束手利器放出来,毕竟这是一件能够改变整个时代战争形势的利器,在这件利器面前,天下任何的坚城、要塞,都将从此变得脆弱。

五月下旬,蒙仲麾下的魏军于函谷关前按兵不动,憋着劲打造楼车、抛石车等攻城器械,这亦让白起感觉到了几丝威胁,就仿佛暴雨来临前的宁静。

出于心中的不安,他将派去监视魏军动静的秦卒唤到面前,询问这几日魏军的动静。

那些秦卒回答道:“魏军并无异常举动。近几日,魏军只是在附近的山林砍伐林木……说起来,倒是有一部分魏军在山上挖石。”

“挖石?”白起满脸不解。

“是的。……我等曾瞧见魏卒在山上用石斧、石块敲击岩石,将一块块一人合抱的岩石搬运到其山下的营寨,也不知作何用。”

“数量很多么?”

“数量不少。”

“……”

待那些秦卒告退后,白起独自在屋内沉思。

他不认为对面的蒙仲会无缘无故叫士卒上山搬运岩石,肯定是有什么大用,但遗憾的是,他实在是想不出头绪来。

这也难怪,毕竟抛石车这种攻城器械,在当代实在太冷僻了,在各国的征战中几乎从未见过此物,也难怪白起怎么想都想不出什么头绪来。

当然,虽然猜不透头绪,但这并不妨碍白起做出正确的判断:对面的蒙仲准备地越久,不久越能证明他试图尝试攻破这座函谷关么?

虽说白起这次打算先解决联军的其余四国军队,最后再来料理蒙仲,但既然蒙仲准备强攻函谷关,他也不介意让蒙仲请教一下,函谷关为何被称作天下第一雄关!

就这样,白起与蒙仲双方维系着诡异的默契,谁也没有攻击对方,一直到二十日后,即六月初五前后,蒙仲的军中终于造好了二十座楼车,二十座抛石车。

其实这点数量的楼车与抛石车,蒙仲并不认为能攻下函谷关,只不过后方的奉阳君李兑见他前军迟迟没有行动,心中未免着急,频频派人过来催促,再加上蒙仲自身也想试验一下抛石车的实际作战能力,因此他才改变了策略,答应立刻对函谷关发动攻势。

六月初六,蒙仲携乐进、晋鄙、廉颇、韩足四将,率领近四万军队攻打函谷关,打响了此次五国联军与秦国的第一场交锋。

(快捷键 ←) 上一页:第372章:出兵函谷【二合一】(3/3)章节列表(快捷键 →)